知母(1年半收)

知母,中藥名。是多年生草本植物,根狀莖,葉由基部叢生細長披針形,花莖自葉叢中長出,圓柱形直立,總狀花絮,成簇,生在頂部成穗狀;花粉紅色,淡紫色至白色;果實長橢圓形,內有多數黑色種子,花果期6-9月。中國各地都有栽培,抗旱抗寒能力強,干旱少雨的荒山、荒漠、荒地中都能生長,是綠化山區和荒原的品種。
1、選地整地:選擇排水良好的砂質壤土和富含腐殖質的中性土壤為好1500千克,深耕25-30厘米,耙細整平,做寬1.2米的畦,挖排水溝。

2、適時定植:于秋季或早春進行,以春季播種育苗,待秋后形成分蘗芽后定植為好。栽時按行距18-20厘米、株距5-7厘米,開溝深4-5厘米橫向平栽,栽后覆土、壓實、澆水,定植苗宜帶較多的須根,有利成活,每畝用種栽量100-200公斤。
3、中耕除草:幼苗生長很慢,3厘米左右時及時拔除雜草、松土,生長期保持地內土壤疏松無雜草,以利幼苗生長。
4、合理追肥:苗期以追氮肥為主,每畝追施人畜糞水1500千克,或尿素6千克,施后澆一遍水,后期追肥以氮、鉀肥為好,每畝施尿素10千克,氯化鉀7千克,或施復合肥20千克。
5、排水灌水:封凍前灌1次越冬水,以防冬季干旱,春季萌發出苗后,若土壤干旱,及時澆水,以促進根部生長,雨后要及時疏溝排水。
6、打薹蓋草:知母抽薹開花后,消耗很多養分,影響地下莖的生長,因此,除留種地之外,及時剪去花薹,促進地下莖增粗生長,是知母增產的重要措施之一,1-3年生知母幼苗,于每年春季松土除草和追肥后,于畦面覆蓋雜草,可有保溫保濕、抑制雜草滋生的效果。
7、適時采收:種子繁殖的于第3年、分株繁殖的于第2年的春、秋季采挖,據試驗,知母有效成分含量高時期為花前的4-5月,其次是果后的11月,在此期間采收質量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