相關資訊
根據中藥材規范化、標準化生產(GAP)有關規定,歸納以下幾點標準化施肥技術,供廣大藥農在生產時參考使用。
一、根據中藥材的品種特性施肥
一般對于多年生,特別是根類和地下莖類的藥用植物,如黃芪、黨參等,以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機肥為主,每畝增施鈣鎂磷肥50-70kg,增施鉀肥,配合施用化肥,以滿足整個生長期對養分的需要。一般全草類中藥材可適當增施氮肥;花果實、種子類的中藥材則應多施磷、鉀肥。在中藥材不同的生長階段施肥不同,生育前期,多施氮肥,施用量要少,濃度要低;生長中期,用量和濃度應適當增加;生育后期,多用磷、鉀肥,使果實早熟,種子飽滿。
二、因土施肥
1、砂質土壤,要重視有機肥如廄肥、堆肥、綠肥、土雜肥等的施用,并摻加粘土,增厚耕作層,增強其保水保肥能力。追肥應少量多次施用,避免一次施用過多而流失。
2、粘質土壤,應多施有機肥,并將肥料作種肥和早期追肥,以利前期促早發。
3、壤質土壤,此類土壤兼有砂土、粘土的優點,是多數中藥材栽培的理想土壤,施肥以有機肥和無機肥相結合,根據栽培品種的各生長階段需求合理施用。
三、施肥原則
1、以三元復合肥為主,搭配使用有機肥。
2、以基肥為主,配合使用追肥和種肥。
3、在施用農家肥的基礎上,施用化肥以改良土壤,提高中藥材的品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