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芨
白芨為多年生宿根草本,具V字形塊狀假鱗莖,株高30-50厘米。葉革質、全緣、淡綠色、寬帶形急尖,長30-40厘米、寬3-7厘米,一株僅具3-4片葉,具有較長的葉鞘,平行脈互生??偁罨ㄐ蛴谌~叢中抽出,常著花3-13朵,小花淡紫色,花瓣帶狀,徑約3厘米雌雄蕊合生?;ㄆ?月,果熟期9-10月,塑果長圓形,有棱。種子黃白色,粉末狀極微小,靠風傳播。
種植技術
繁殖采用塊莖繁殖。選種與種栽貯藏:在 9 -10 月收獲時,選當年生具有老稈和嫩芽的塊莖作種栽。南方宜隨挖隨栽;北方,將種栽貯藏至翌春栽種。貯藏方法:白芨塊莖挖回后置通風干燥處晾數日。然后,將 1 份種莖與 2-3 倍的清潔稍干的細河砂混合貯藏于通風、陰涼、干燥的屋內一角。少數種莖可與細砂混合后裝入木箱內貯藏。箱頂不要加蓋,并注意經常檢查,發現霉變及時處理。
1. 選地整地選擇土層深厚、肥沃疏松、排水良好、富含腐殖質的砂質壤土以及陰濕的地塊種植。前作收獲后,翻耕土壤 20 厘米以上,每畝施入腐熟廄肥或堆肥 1500-2000 公斤,翻入土中作基肥。于栽種前,再淺耕 1 次,然后整細耙平,作成寬 1.3 米的高畦栽種。
2. 栽種長江以南地區多于 9-10 月秋栽; 西北地區宜于 3-4 月春栽。秋栽,選當年生,具嫩芽的塊莖分切成小塊,每塊需有芽 1-2 個。 然后, 按行距 33 厘米,株距 23-25 厘米,挖深 10-13 厘米的穴,摟平穴底,每穴栽入種莖 3 塊。栽時,將芽嘴向處, 呈三角形錯開,平擺于穴底。栽后,覆細肥土或火土灰,澆 1 次稀薄人畜糞水,蓋土與畦面平齊。
田間管理
1. 中耕除草一般每年除草 4 次。第 1 次于 4 月齊苗后;第 2 次在 6 月旺盛生長時,因此時雜草滋長快,白芨幼苗又矮小,要及時除盡雜草,避免草荒。 第 3 次于 8-9 月;第 4 次結合收獲間作物摟松畦面, 鏟除雜草。每次中耕宜淺,避免傷根。
2. 追肥白芨喜肥,生育期間, 每半個月追施 1 次稀薄的人畜糞水,每畝 1500-2000 公斤。 8-9 月追以稍濃的液肥,亦可施用過磷酸鈣與堆肥混合漚制后,撒施于畦面,結合第 3 次中耕除草, 蓋土壓入畦內。
3. 排灌水白芨喜陰濕,栽培地要經常保持濕潤,遇天旱及時澆水。 7-9 月早晚各澆 1 次水。 白芨又怕澇,雨季或每次大雨后要及時疏溝排除多余的積水,避免腐根。
4. 間作白芨生長慢,栽培年限較長,可于頭兩年在行間間種青菜、蘿卜等短期作物,以充分利用土地,增加收益。
采收加工
1. 采收白芨栽種后,于第 4 年 10 月當莖葉黃枯時采收。此時,地下塊莖已長成 8-12 個, 相當擁擠,過遲采收,生長不良。采挖時,先清除地上殘莖枯葉,然后用二齒耙小心挖取塊莖抖去泥土,運回加工。
2. 加工將塊莖單個摘下,不去須根, 先選留具老桿的塊莖作種栽。然后,剪去莖桿,放入籮筐內,置清水中浸泡 1 小時后,用足踩去粗皮, 洗凈泥土投入沸水中煮 5-10 分鐘,至塊莖內無白心時, 撈出曬干。若遇陰雨天可炕干???5-6 小時,待表皮干硬后,再用硫黃熏蒸 12 小時,每 100 公斤鮮塊莖,用硫黃 0.2公斤,熏透心后取出炕至全干。硫黃熏蒸后, 白芨下霉變,不蟲蛀,且色澤潔白透明。然后,放入籮筐內來回撞擊,去凈粗皮與須根,篩去灰渣即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