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沙參
多年生草本。全株有毛,主根和側根區分明顯,主根圓柱形,細長,長30~40cm,直徑0.5~1.5cm,肉質致密,外皮黃白色,須根細小,著生在主根上,少有側生根?;~卵形或寬三角狀卵形,三出式羽狀分裂或2~3回羽狀深裂,具長柄;莖上部葉卵形,邊緣具有三角形圓鋸齒。復傘形花序頂生,密被灰褐色絨毛;傘幅10~14,不等長;小總苞片8~12,線狀披針形;花梗約30;花小,白色。雙懸果近球形,密被軟毛,棱翅狀?;ㄆ?~7月,果期6~8月。生于海邊沙灘。北沙參分布比較集中,主要分布在山東的蓬萊和河北的安國以及內蒙的牛家營子三個地方。
選地整地
選擇比較潮濕、排水良好、含有豐富腐殖質的沙壤土,每公頃施廄肥60000千克、餅肥750~1500千克作基肥,敵百蟲7.5千克,翻入土中40-50厘米深,整細把平,做平畦或高畔,畦寬3-6厘米。
繁殖方法
(1)種子處理
北沙參是深根系植物,播種前要深翻地,耙平,下種前接上種子果翅放到25度的溫水中浸泡4小時撈出稍涼,混拌2/3濕沙,放入箱內冷凍,春天解凍后下種,秋播宜在上凍前播種。春播種子不宜沙藏處理,否則當年不能出苗。
(2)播種方法
秋播按行距5-6厘米劃半厘米深的淺溝,種子與種子相隔4~5厘米覆土澆水,上蓋稻草,上凍前再澆一次大水,蓋上一層圈肥。春播在清明至谷雨前后,方法同上。種子不用低溫冷凍處理,種后不出苗,若不處理,采下即播種。沙質壤上每公頃播種量75千克,純沙地每公頃90-112.5千克,有灌溉條件的肥沃土壤每公頃可播種52.5-60千克,播后純沙地用黃泥或小酥石鎮壓,免風吹沙土移動造成損失,澇洼地封凍時應壓沙。秋播種子第二年3月出苗。
(3)田間管理
解凍后,地板結要松土,保墑,見草即拔,苗有3片左右真葉,要間苗,要成三角形留形,株距0.7厘米左右,不能過稀,否則根分義,過密生長不良。春季干旱酌情澆水,保持地面濕潤。生長后期地面忌積水,苗期現蕾及時摘除。兩年生沙參春天連農家肥,五月份結合灌溉追施化肥一次。
病蟲害防治
(1)根結線蟲病
該病在5月份易發生蟲侵入根端,吸取汁液形成根瘤,使幼苗發黃死亡。
防治萬法:忌連作,選用無病地。土壤用滴滴混劑消毒,用量每公頃450~750千克。方法:播前20天地溫15℃以上,將地開寬30厘米左右,深6~7厘米的溝,把藥施入溝內后覆土鎮壓。
(2)銹病
又叫黃疸病,在7月中旬至下旬開始發生,莖葉上產生紅褐色病斑,末期病斑表面破裂,植物早期枯死。
防治方法:發病后用敵銹鈉300倍液(加0.2%洗衣粉),每10天1次。